全球视讯!财政部就IASB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后审议征意见

时间:2023-06-21 09:27 来源:财政部网站

财政部会计司发布《关于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的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后审议意见征询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函》。

公告称,2023年5月30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就金融工具减值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进行实施后审议(意见征询稿)》(以下简称意见征询稿),向全球利益相关方公开征求意见。


(资料图片)

为深入参与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制定,使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的修订完善更好地满足我国利益相关方需要,请贵单位组织对意见征询稿提出意见,并于2023年8月11日前将书面意见反馈我们。反馈意见请针对意见征询稿中所列问题,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在整理、汇总和分析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反馈意见。

意见征询稿的英文原文和中文简介可在财政部网站会计司子频道(kjs.mof.gov.cn)“工作通知”栏目以及会计准则委员会官方网站(www.casc.org.cn)下载。中文简介仅供参考,如有与英文原文不一致之处,请以英文原文为准。

征求意见的主要问题

问题1:金融工具减值要求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中的减值规定:

(1)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相比,是否可以更及时地确认信用损失,并解决金融工具多种减值方法并存导致的复杂性问题?请说明理由。

(2)是否能够使企业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与信用风险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影响相关的有用信息?请说明理由。

请提供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中减值规定的影响相关的信息,包括编制、审计、执行和使用金融工具相关信息的持续成本和收益。

上述问题有助于IASB 了解反馈者的总体意见及与减值规定相关的经验。问题2到问题9征询关于具体规定的更详细的信息。

问题2:确认预期信用损失的一般方法

(1)确认预期信用损失的一般方法是否存在根本性问题(即重大缺陷)?如果存在根本性问题,请说明具体情况。

请解释“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的,企业应当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的,企业应当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的规定是否实现了IASB 的目标(即能够使企业提供有关金融工具信用风险变化及其产生的经济损失的有用信息)。如果未实现IASB 的目标,请说明确认预期信用损失的一般方法的核心目标或原则的清晰度和适用性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即重大缺陷)是什么?

(2)确认预期信用损失的一般方法的执行成本、审计成本和监管成本是否明显高于预期,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信息的有用性是否明显低于预期?

如果您认为对于特定金融工具,其应用确认预期信用损失的一般方法的持续成本明显高于预期,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信息的有用性明显低于预期,请说明您对该特定金融工具的成本效益评估情况。

问题3: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评估

(1)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评估是否存在根本性问题(即重大缺陷)?如果存在根本性问题,请说明具体情况。

请解释原则导向的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评估方法是否实现了IASB 的目标(即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金融工具应当按照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

如果未实现IASB 的目标,请说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评估的核心目标或原则的清晰度和适用性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即重大缺陷)是什么?

(2)有关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评估的规定是否能够得到一致应用?请说明理由。

请解释上述规定是否为企业对减值规定范围内的所有金融工具进行一致地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评估提供了充分基础。

如果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评估在特定金融工具或事实模式的应用方面存在多样性,请详述具体情况、提供支持性证据,说明该多样性的存在是否具有普遍性及其原因,并解释该多样性对财务报表及其使用者的影响。

如果您发现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评估其应用存在多样性,请您提供解决该多样性的建议。

在答复问题(1)和问题(2)时,请您提供在评估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时应用判断的有关信息。

问题4: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

(1)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是否存在根本性问题(即重大缺陷)?如果存在根本性问题,请说明具体情况。

请解释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是否实现了IASB 的目标(即能够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与信用风险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影响相关的有用信息)。如果未实现IASB 的目标,请说明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的核心目标或原则的清晰度和适用性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即重大缺陷)是什么?

(2)有关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的规定是否能够得到一致应用?请说明理由。

请解释上述规定是否为企业对减值规定范围内的所有金融工具进行一致地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提供了充分基础。

如果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在特定金融工具或事实模式的应用方面存在多样性,请详述具体情况、提供支持性证据,说明该多样性的存在是否具有普遍性及其原因,并解释该多样性对财务报表及其使用者的影响。

如果您发现上述计量的应用存在多样性,请您提供解决该多样性的建议。

在答复问题(1)和问题(2)时,请您提供与前瞻性情景、“模型后调整”或“管理层叠加”,以及表外披露相关的信息。

问题5:与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和租赁应收款相关的简化会计处理

(1)简化会计处理是否存在根本性问题(即重大缺陷)?如果存在根本性问题,请说明具体情况。

请解释简化会计处理是否实现了IASB 的目标(即降低了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和租赁应收款应用减值规定的成本和复杂性)。

如果未实现IASB 的目标,请说明简化会计处理的核心目标或原则的清晰度和适用性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即重大缺陷)是什么?

(2)简化会计处理的执行成本、审计成本和监管成本是否明显高于预期,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信息的有用性是否明显低于预期?

如果您认为应用简化会计处理的持续成本明显高于预期,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信息的有用性明显低于预期,请说明您的成本效益评估情况。

问题6:购入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

有关购入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的规定是否能够得到一致应用?请说明理由。

请解释上述规定是否能够一致地应用于购入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并如实反映有关交易的经济实质。

如果上述规定有具体的应用问题,请您描述有关事项:

(1)解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规定如何应用;(2)解释应用上述规定的影响(例如,对企业财务报表或经营成果的量化影响);(3)解释事实模式的普遍性;(4)提供支持反馈意见的证据。

问题7:《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中减值规定与其他规定的应用

关于如何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中的减值规定与该准则中的其他规定,以及其他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的规定一起应用,现行准则的规定是否明确?如果现行准则的规定不明确,请说明具体情况。

如果《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中减值规定与其他规定的应用存在具体问题,您认为造成歧义的原因是什么,该歧义对财务报表及其使用者有何影响?请描述有关事项:

(1)说明与反馈相关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中的规定或其他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中的规定;(2)解释应用准则规定的影响(例如,对企业财务报表或经营成果的量化影响);(3)解释事实模式的普遍性;(4)提供支持反馈意见的证据。

在答复此问题时,请提供本次意见征询稿本节所述事项相关的信息。

问题8:衔接规定

衔接规定的执行成本、审计成本和监管成本是否明显高于预期,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信息的有用性是否明显低于预期?

比较信息重述的豁免和衔接披露要求的规定,是否在降低财务报表编制者成本和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有用信息之间取得了恰当的平衡。

请说明财务报表编制者在追溯适用减值相关规定时遇到了哪些预期之外的影响或挑战,以及这些挑战是如何应对的?

问题9:信用风险披露

(1)《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中信用风险披露的规定是否存在根本性问题(即重大缺陷)?如果存在根本性问题,请说明具体情况。

请解释信用风险的披露目标和最低披露要求的结合是否在财务报表使用者利用可比信息和相关信息之间实现了恰当的平衡。(可比信息,即对所有企业适用相同的规定以便财务报表使用者获得有关信用风险的可比信息;相关信息,即企业应当根据金融工具使用程度及其承担相关风险的程度披露的相关信息)

如果上述平衡未实现,请说明披露要求的核心目标或原则的清晰度和适用性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即重大缺陷)是什么?

(2)信用风险披露要求的执行成本、审计成本和监管成本是否明显高于预期,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信息的有用性是否明显低于预期?

如果您认为对于特定披露,其应用信用风险披露要求的持续成本明显高于预期,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信息的有用性明显低于预期,请说明您对该特定披露的成本效益评估情况。请就如何解决您所识别的问题提供建议。

您认为IASB 应当增加哪些与信用风险相关的具体披露要求,请解释增加的披露要求如何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请您解释企业的信用风险披露是否与数字报告兼容,特别是,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能够有效地以数字化方式提取、比较和分析信用风险信息。

问题10:其他事项

(1)关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减值实施后审议项目是否还有其他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如果有其他问题需要讨论,请描述该问题并解释原因。

请解释其他事项应当纳入金融工具减值实施后审议项目的原因,并说明该事项是否普遍存在。请提供示例和支持性证据。

(2)您是否有与减值规定可理解性和可获得性相关的反馈意见,该意见将有助于IASB 制定其他准则?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